0510-80710611

DONGDEXINLI

东德心理教育网

  
  
您现在的位置:
裸体美女,看还是不看
来源: | 作者:周丽 | 发布时间: 2017-12-08 | 398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有这么一则故事:有一个民妇长期供养着一位禅师,每天给禅师送饭吃。有一天,民妇终于想测试一下这位禅师,看看他是否真正修到了佛的定力。于是,她就派了她的女儿,裸体去给禅师送饭。结果禅师看都不看,民妇大怒,就把禅师赶走了。

试问,如果你是禅师,你该怎么做?看也不对,不看也不对。

那到底是看呢还是不看呢?

我想,多半你会回答:“我不知道。”

当你回答“我不知道”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动了欲念,因为有了欲和念,才会产生内心的两种矛盾和冲突:我又想看,又不能看。想保住我多年修佛的定力和身份,所以不能看;可又挡不住来自本能的对裸体的欲望和冲动,迫切地想看。挣扎,紧绷。

心理学上叫做:趋避式冲突。

如果禅师完全不看或者佛袖而去,这更加暴露了其内心极为强烈的欲念,为了防止欲念跑出来,而强力克制选择回避,即避开或者跑开,如果禅师对此愤怒也是此理,都是在掩饰内心的冲动与渴望。这是一种自欺也欺人的做法。

心理学上有一个精彩的概念:叫做反向形成。恰恰能够最好地说明这一种现象。

不看,愤怒和跑开都是反向形成,表现得越强烈,越证明其内心的欲念有多强烈。能量守恒,是完全成正比的。

好比你在一个大水缸里放一个皮球,你越是用多大力把它往水底下压,松手后,它往上回弹的力就有多大。

所以,看来这位民妇是有一定水平的,她读懂了这位禅师真实的内心。所以她大怒,把他赶走了。

其实啊,要是再一次问我们:看,还是不看呢?我们到底该如何回答,怎么做才是对呢?

我要回答:该看,还是看;该吃饭,照样吃。因为既然没有欲和念,又何来动不动念之说?没有欲念,看和不看就变成了一样,成了一回事,所以,吃饭,还是照样吃饭。

不一定非要修到佛的境界,才能做到这一点。芸芸众生,只要是人格健康的人,大部分都能做到这一点:比如心中已经有了驻扎的爱人,那么,他们对另外的异性,英俊或漂亮,性感或诱惑,都是没有感觉的,不会去把欲望变成冲动,甚至连那种想法都完全没有。

人们常说:我没有动心。是的,对于标准的人类,他们只对自己爱的人有欲望和冲动,因为他们的心只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动。

再加上几千年道德至上的熏陶,人类的品德修养早已深入到炎黄子孙的血液里,代代沿袭,成为我们血液和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,亘古不变,万古不化。

用荣格的理论来概念它:就是它早已成为了我们代代传承的——集体潜意识。

网站首页
相关机构
东德介绍
新闻中心
心理咨询
专家团队
证书查询
联系我们
 
中国(HK)临床催眠治疗学会